筒瓦作为建筑屋面材料,其质量直接影响建筑的防水、美观和耐久性。筒瓦厂家通常会从原材料、生产过程、成品性能等多个维度进行检测,确保产物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。以下是常见的检测项目及内容:
一、原材料检测
原材料的品质是筒瓦质量的基础,厂家会重点检测以下内容:
黏土成分分析
检测黏土的矿物组成(如二氧化硅、氧化铝、氧化铁等含量),确保其黏性、可塑性符合制坯要求。
分析黏土的杂质含量(如砂粒、有机物、金属氧化物等),避免烧制后出现开裂、变形或颜色不均。
辅助材料检测
若生产过程中添加其他材料(如颜料、增强剂),需检测其化学稳定性和环保性,确保与黏土兼容且符合安全标准。
二、生产过程检测
在筒瓦的成型、干燥、烧制等关键工序中,厂家会进行过程控制和质量抽检:
制坯阶段
检测坯体的尺寸精度(长度、弧度、厚度等),确保符合设计规格。
检查坯体表面是否光滑、有无裂纹或气泡,避免影响成品外观和强度。
干燥阶段
监控干燥过程中的湿度和温度,防止坯体因干燥过快或不均匀导致开裂。
检测干燥后的坯体含水率,确保达到烧制要求(通常需低于5%)。
烧制阶段
控制窑炉的温度曲线和气氛(氧化或还原环境),确保筒瓦烧制过程中颜色均匀、质地致密。
抽检烧制后的半成品,检查是否存在欠火(强度不足)或过火(变形、釉面损坏)现象。
三、成品性能检测
成品检测是筒瓦出厂前的核心环节,主要包括以下物理和化学性能测试:
1.外观质量检测
颜色均匀性:检查瓦片表面颜色是否一致,有无色斑、阴阳色等缺陷。
表面缺陷:排查是否存在裂纹、缺角、釉面剥落、气泡等肉眼可见问题。
装饰纹样:若筒瓦带有纹饰或釉面图案,需检测图案清晰度、完整性及附着力。
2.尺寸与偏差检测
规格尺寸:测量筒瓦的长度、宽度、弧度、壁厚等,与设计图纸对比,误差需符合国家标准(如长度偏差±2mm,厚度偏差±1mm)。
搭接精度:检测多片筒瓦的搭接配合是否紧密,避免安装后出现缝隙漏水。
3.物理性能检测
抗弯曲强度:通过力学测试设备施加压力,检测筒瓦承受弯曲载荷的能力(通常要求≥1200N),避免安装后因受力断裂。
吸水率:将筒瓦浸泡在水中,测量其吸水重量占干重的比例(优等品吸水率≤6%,合格品≤8%),吸水率过高会导致冻融破坏。
抗冻性:模拟低温环境(如-15℃至室温循环),检测瓦片经过一定次数冻融后是否出现开裂、剥落,适用于寒冷地区产物。
耐急冷急热性:通过高温(100℃)与低温(15℃)骤变测试,评估瓦片抗热胀冷缩的能力,防止温差导致开裂。
耐水性:长期浸泡在水中后,检测瓦片的强度变化和外观完整性,确保防水性能稳定。
4.特殊功能检测(如有)
釉面性能:若为釉面筒瓦,需检测釉层的耐磨性(如莫氏硬度)、耐化学腐蚀性(抗酸、碱侵蚀)和光泽度。
防滑性:用于特殊屋面(如斜屋面)的筒瓦,可能需测试表面摩擦系数,防止雨雪天气打滑。
环保检测:检测瓦片的放射性核素(如镭、钍、钾含量),确保符合建筑材料环保标准(GB6566)。
四、安装模拟与工程验收检测
部分厂家或项目会进行模拟安装测试,检查筒瓦在实际铺设中的密封性、排水流畅性和整体美观度。此外,出口产物还需符合目标国家/地区的标准(如欧盟CE认证、美国ASTM标准等),需额外进行对应项目的检测。
检测标准参考
国内筒瓦生产主要遵循以下标准:
GB/T21149-2017《建筑陶瓷瓦》:规定了陶瓷瓦的分类、技术要求、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。
JC/T746-2007《琉璃瓦》:适用于琉璃筒瓦的质量检测,包含外观、尺寸、物理性能等指标。
通过以上***检测,厂家可确保筒瓦产物符合建筑安全、耐用和美观的要求,同时为客户提供质量合格的产物认证(如质检报告、合格证等)。